3月21日下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保险创新班”师生一行20人参观了中国保险博物馆。
开馆两个月来,中国保险博物馆已成为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文化交流、教育培训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保险创新班”的同学们依次欣赏了“保险的起源”、“保险的故事”、“保险的进化”、“保险发展里程碑”、“科技引领保险业发展”等相关主题展示内容。大家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在保险业中的应用等方面深入了解现代科技对保险行业的深切影响。
“贝字墙”、各时期古币、“全球保险业十大历史事件”、“全球保险业历史人物”等种类丰富的展品与展示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保险的发展与进化。同学们从各类丰富的展览与陈列中深刻感受到中国保险的发展与进化历程,并对保险的起源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保险博物馆的学习,给我们很多触动和灵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王小雨和倪舒婷说。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她们俩对保险有自己的理解,特别是保险科技等新技术的兴起,她俩曾萌发过一个idea:利用“保险+服务”来设计一个儿童走失保险,这次博物馆之行,更加坚定了她们的这一想法。
“保险创新班”由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滕帆教授组织,以实地走访的形式带领同学们进行学习、实训。滕帆教授说,宁波在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过程中,探索建设“政产学研”联动的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保险创新意识,同时为他们搭建就业发展平台,既有优势,也有需求,为此,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宁波市金融研究院、宁波市金融发展与保险创新研究基地与宁波市保险学会以及各保险机构合作,联合组建了“保险创新班”,并将中国保险博物馆作为学习的第一站。
据介绍,中国保险博物馆自今年1月12日开馆以来,已先后有太平洋人寿保险宁波分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宁波分公司、中宏保险宁波分公司、华夏保险宁波分公司等机构参观学习,期间开展了新员工培训、创业说明会等活动。
博物馆内的“灾难场景”体验厅,通过视觉感官特效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灾难画面,了解保险的重要性。
在新员工培训中,保险从业者结合展览内容、围绕保险产品及保险发挥的作用等内容展开了分享、交流与探讨。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总监王禾钧在参观完保险博物馆后说道,中国保险博物馆知识性强,对于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场所。
中国保险博物馆作为宁波“保险型城市”的新地标,今后将进一步通过各类活动载体,面向大众普及保险概念,为广大金融保险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交流、培训平台,从而提升试验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