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浙里甬e保” 数智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 来源: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 时间:2022-01-28 18:27:50
  • 阅读:
  • 2022年1月27日,《浙江日报》在“数字化改革看浙里”专版刊登 《“浙里甬e保”  数智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手机上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后,点击确认,一份城市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天一甬宁保”就完成了投保,全程线上办;去医院就诊后,前脚还没迈出医院大门,后脚自己投保的商业保险理赔款已经到账了,全程零感知;“医疗+保险”大数据实验室内,数据不停滚动,描绘出一张张区域健康管理画像,保险产品个性化、定制化开发,保险服务更精准……

    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宁波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从做法到经验、从区域到全国,5年多来,综试区建设成果斐然,而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更为保险创新添势赋能。2019年9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保险交易所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探索政府引导推动商业保险和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创新医疗保险数据要素治理和配置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医疗卫生公共数据在健康保险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构建起区块链风控、跨区域结算等服务体系,以保险数智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区块链技术 让理赔过程“零感知”

    刚办理完出院手续,一笔2000元的保险赔付款已经到账。近日,宁波市吴女士体验到“零感知理赔”带来的便捷。

    吴女士于2017年为自己投保平安福保险产品,附加平安福重疾及健享人生等产品。2021年12月,吴女士因病住院治疗。办理出院后,区块链自动报案并自动触发提醒短信,系统直接对接医院就诊信息以及费用发票、清单等资料,仅耗时6分钟,就自动化审核完成赔付吴女士住院费用。

    保险理赔手续繁多、流程繁杂、时效较低……曾经是很多人对保险理赔的印象。“浙里甬e保”通过流程再造,集成全市410家医疗机构的挂号、检查、检验、住院、发票等21项居民医疗数据并与22家商业保险机构共享,打通了医疗与商保之间的数据“堵点”,实现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无感智办”。

    “零感知理赔”的背后,是宁波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强大“数字芯”。通过大数据集成,平台推出了区块链理赔、ICD转码等一系列重大知识产权创新应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系统以“节点”形式接入区块链,在客户有效授权的前提下,实时完成身份信息、就诊记录、交易信息的网络加密互信验证;同时,客户信息及医疗记录等采用区块链加密技术进行存储和传输,信息调阅行为通过上链实现可追溯,实现保交链在健康险领域应用的首次突破。

    “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险理赔由原来的18个环节缩减到2个环节,理赔周期从7~15天缩短到分钟级。目前,已经服务了9万多个就诊理赔案例。”“浙里甬e保”运营方——上海保险交易所全资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邵洪吉说。

    定制化数智保险 织密共同富裕“保障网”

    传统健康保险产品,往往存在产品同质化、风险保障低、投保门槛高、服务效率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尤其老年人、残疾人、既往症病人等特定人群更是面临“投保无门”的情况。

    宁波通过数据集成和精准测算,为群众量身定制低保费、高保障的保险方案,降低百姓医疗费用负担,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宁波作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突破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本人及直系亲属购买健康保险,激活医保“沉淀”资金;突破传统保险经营理念,设定统一费率,做到参保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

    在此基础上,宁波开发了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天一甬宁保”。“天一甬宁保”的保费为每人每年139元,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医疗保障。该保险参保人不限户籍、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无须体检,只要是宁波市基本医保参保人都可参保,破解了老年人、既往症病人“投保无门”的难题。

    同时,“天一甬宁保”支持医保个人账户历年余额支付保费,而且可为自己和同为宁波医保参保人的父母、配偶、子女缴纳保费。

    “这种普惠型的城市定制保险,有效地满足了群众低保费、高保障的需求,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也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织密了社会保障网。”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2021年,“天一甬宁保”承保人数突破210万人,覆盖宁波全市27.1%的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其中60岁以上人群参保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而这一数智保险定制模式,也从宁波走向全国。截至目前,依托“浙里甬e保”应用,宁波、杭州、广州等地分别推出“天一甬宁保”“西湖益联保”“穗惠康”等城市普惠型补充医疗产品10余项,覆盖人群超2500万人。

    数字化改革 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近日,“浙里甬e保”的“医疗+保险”大数据实验室投入运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开展区域性疾病预测和百姓健康管理,帮助保险公司开发更符合百姓需要的保险产品。“数字化改革,正在颠覆传统的保险产品开发模式。”一位保险从业者说。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涉及商业承保、理赔结算、健康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众多、程序复杂。针对投保难、理赔烦、数据“孤岛”现象等问题,宁波推出的“浙里甬e保”,打造了定制化产品、零感知理赔、区块链风控、跨区域结算四大核心场景,实现数据“一网通”集成、产品“一站式”服务、理赔“一次性”办结,增力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经验”,目前,这一改革成果已经逐步惠及全国。“浙里甬e保”已集成多省市21类健康医疗数据、7类医保数据,连接全国4808家医院、50多家保险总部机构,实现宁波、杭州、上海、重庆、广州、武汉等12个省市数据合作共享,逐步分批次实现健康保险跨省、跨市异地就医同城结算。

    同时,“浙里甬e保”还获评全省数字社会系统第一批最佳应用和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在全国率先制定形成统一的诊断编码、医疗费用大类和风险评级等数据标准,形成34项软件著作版权和专利,输出服务接口标准和编码体系。

    “依托‘浙里甬e保’推进的一系列数字化改革,不仅重塑了保险服务流程和效率,而且通过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业务协同,破解条块分割、数据分散的孤岛现象,大幅提升了地方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向整体智治转型,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为人民群众增力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当前,宁波正按照数字化改革的要求,统筹推进核心业务全面数字化,推动“浙里甬e保”成为破解健康险发展难题、服务共同富裕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努力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实践案例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