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小微主体首贷困难,宁波市中心支行锐意探索,构建“1+2+3+N”服务体系,打造首贷户拓展的“宁波样本”,有效提升小微主体首贷成功率。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共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2.11万户(占全省小微首贷户的15.5%),合计授信金额561.98亿元;目前全市共有首贷服务中心22家,已为540户小微主体首贷户提供授信10.8亿元。首贷户拓展工作带动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4月末,全市有贷款余额小微企业户数达8.19万户,较2020年初增加2.2万户,有贷款余额普惠小微户数26.42万户,较2020年初增加3.47万户。
一、一个专项方案,形成工作推力
运用专属方案,统筹首贷户拓展工作有序开展。出台《宁波市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从客户培育、金融服务和持续性拓展三方面入手,提出设立首贷服务中心、丰富产品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建立奖补机制等10条举措。同时,强化目标导向,明确提出2020-2022年间新增普惠小微、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首贷户数、比重等目标。
二、两种对接方式,挖掘首贷潜力
一是建立健全首贷服务中心体系,帮助企业“找对门”。依托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小微企业园、银行网点等载体,开设首贷服务窗口,配备专职人员,提供政策辅导、融资对接、跟踪回访等一站式服务。截至4月末,全市22家首贷服务中心已接受企业咨询1740次,对接小微主体1345户,成功为540户小微主体首贷户授信10.8亿元。二是实行名单推送制,推动银行“找上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梳理无贷户企业名单,组织银行机构逐户、精准对接,合理满足企业首贷需求,目前已推送“首贷户拓展名单库”企业11万户。同时,升级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在线向银行推送企业融资需求,促进精准对接。
三、三类激励保障,增强工作动力
央行低息资金、财政奖补、银行内部激励三者协同发力,激发首贷户拓展动力。一是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宁波市中心支行安排5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低息资金,支持全市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首贷户融资。辖内法人机构已累计为1519户小微企业首贷户发放符合再贷款新增额度要求的优惠贷款26亿元。二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如奉化区由区财政安排总额2000万元的资金,对区内法人银行单户企业首贷户信用贷款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含)的贷款实际损失进行风险补偿,按2:8比例由银行和风险补偿基金对实际损失分别分担。镇海区财政对普惠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1000元/户的财政补助,并对首贷户融资担保费率减半。宁波市财政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首贷户按照1年期(含)以上首贷金额的1%,给予金融机构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三是加强内部激励。银行机构调整资源配置,运用奖励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积极性。如慈溪农商行对首贷户进行专项考核,首贷户拓展的奖金为普通客户拓展的2倍,最高单户首贷户可得到2万元的额外奖励。
四、N个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首贷户弱信息、弱抵押担保的实际,借力低息政策性资金、财政贴息、科技赋能、融资担保机构等,创新与首贷户匹配度更高的信贷产品,提高首贷成功率。如奉化农商行结合财政贴息推出“首贷通”,额度最高1000万元,首贷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利率较本行同类产品平均利率降低150个基点,已为200户普惠小微首贷户发放贷款1.4亿元。宁波银行依托依托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推出“出口微贷”,以平台上企业分类信息、收付汇等数据为参考,为外贸企业提供线上信用贷款,为39家小微企业提供首贷支持,金额285万美元,贷款从申请到放款用时不到30分钟。镇海农商行联合镇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创新“厚德首贷通”,着力解决首贷户担保难的问题,贷款优惠利率4.35%且免收担保费,推出1个月以来,已为14户普惠小微首贷户发放贷款500万元。其他在首贷户推广方面应用较好的还有宁海农商行的“首贷通”、建行宁波市分行的“小微快贷”、邮储银行宁波分行的“小微易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