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缓解银企、银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查询、客户搜寻、风险预警、融资对接渠道,降低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信贷交易成本和风险,由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负责业务指导、宁波市资金清算中心负责具体承建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18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2019年11月,宁波市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后,平台作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在承接原有平台功能点的基础上启动了平台2.0版的迭代升级工作,并于2020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海量信息平台化共享,实现信息主体全覆盖。畅通市公共大数据资源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建立了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实时调取,并与全省“保证贷款登记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及国家发改委“信易贷”平台相对接,实现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截至2021年4月末,平台已采集入库13.5亿条信息,涵盖政务信息、金融信息、公用事业缴费信息及商务信息4大类。覆盖各类市场主体201.8万余个,所有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实现100%入库。
(二)用户特征多维度画像,日均信息查询近万次。引入大数据分析手段和机器学习的模式,不断完善评价模型,推出了不动产即时查询、培育池企业推荐、企业族谱关系、企业风险预警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对客户进行多维度画像。金融机构普遍把平台查询应用作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上线以来,累计查询量已超440万次,其中2020年查询量超过230万次,与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得益彰,各自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三)融资对接精准化服务,成功率接近五成。平台联通供需两端,开发了“宁波普惠贷”APP,便捷融资服务需求。平台汇总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产品的详细情况,以及国家、省市政府、监管部门的各类政策措施、专项活动等,有效支持了首贷户拓展、延期贷款及信用贷款政策的精准落地。同时,平台提供融资申请、需求登记等服务,企业通过线上提交定向或公开的融资需求,实现资金供求两端双向选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截至2021年4月末,已有27445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出融资需求,其中10445户通过平台获得了融资。
(四)制度技术全程化防护,确保平台信息安全。出于对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要求,强化平台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制定平台信息管理办法,规范政务、商务和金融等全领域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查询和应用、异议处理等事项,保证所有数据采集、使用合法合规。同时,平台主体分别部署在金融城域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各网区分不同的功能和信息类别,信息采集、查询应用和异议处理等环节构成完整业务流程,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各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防范来自互联网的攻击、非法访问和泄露风险,并采取数据脱敏和分权限访问措施,严格控制知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