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区县金融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鄞企海外创业 国际范儿倍增
  • 来源: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 时间:2014-05-29 09:16:13
  • 阅读:
  •   “一舟”并购德国上市企业“威运高”、“圣龙”在美开设实验室、“正新源”联手国际设计师,在欧洲开了20多家服装专卖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鄞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国际并购、投资开矿等途径,获取原材料、人才、技术、品牌等优质资源,打造本土型跨国企业,并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些“走出去”的鄞企,听听他们的海外创业故事,探寻他们的海外创业轨迹,从中汲取力量推动全区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样本1“圣龙”创“芯”在海外

      企业名片: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业、贸易、投资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制造业领域,涵盖了汽车零配件、地源热泵空调、船舶配件三大产业,其中汽车零配件是集团支柱产业,其发动机机油泵产量居全球第二位。2009年,圣龙通过并购成立了圣龙华纳(美国)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高端汽车品牌生产专用铝合金轮毂及其他汽车配件。2012年4月,集团子公司——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同印度PRECISIONCAMSHAFTSLIMIT-ED合资成立了宁波圣龙浦洛西凸轮轴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汽车发动机凸轮轴。

      创业感言:通过投资收购有效利用海外高科技企业溢出的红利来发展本土制造,可以尽快缩小与世界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差距。一个并购企业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它能否在各个重要部门吸引、发展和留住具有跨国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次,这些管理人员要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熟悉投资目的国的法规框架及这些法规是如何在政治运作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并弄清楚当地的商业文化惯例。

      “对不起,汉森正在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采访可以延迟吗?”昨天,记者来到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采访,被告知总裁汉森正在和英国捷豹公司开越洋视频会议。

      “随着圣龙产业布局的全球化,这种越洋视频会议多得就像家常便饭。”圣龙集团董事长罗玉龙说。产业覆盖美国、英国、印度等地的圣龙股份,是通用、宝马、福特、奥迪、捷豹、克莱斯勒、保时捷、马自达、现代等全球知名汽车厂商的客户,为它们提供汽车动力系统产品。

      这种国际范儿的变化在民营企业中并不多见,而这种变化源自圣龙“实验室+生产工厂”的海外战略布局。

      2009年,世界500强博格华纳欲出让旗下效益不佳的SLW公司,圣龙集团得知后,利用和博格华纳建有合资公司的“近亲”身份,以1599.4万美元的低价成功收购SLW公司。

      SLW公司是当时全球第三大汽车油泵制造商,由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沙立松工厂和位于密歇根的实验室两部分组成。SLW公司在油泵领域的技术领先“圣龙”10—20年。“圣龙”借助这次收购,进一步巩固了油泵领域国内老大的地位,全球排名也从之前的第四上升到第二。

      为了激活圣龙SLW公司的创新能量,集团向圣龙SLW公司分三期累计投资6200万美元。同时,完整地保留了沙立松工厂和密歇根实验室,104名员工和30位工程师无一裁员,保持原有的管理架构,并通过奖金制度改革,激励员工和企业融合发展。

      “宁波技术中心花了2年多时间都没研制成功的变排量油泵,在密歇根工程技术中心已经躺了3年之久。”罗玉龙感叹,这块海外创新的“芯片”让“圣龙”掌握前沿技术信息,从被动追市场超越到主动领跑市场。

      现在,圣龙SLW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员工增加到60余人,沙立松工厂的员工由100人增加至300人。罗玉龙说:“公司在收购次年就实现盈利,我们贡献给当地的税收不断增长,美国官员还专门致信表示感谢。”

      “海外员工效率至上的行事作风也让“圣龙”受益。”结束视频会议的汉森说起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小插曲:国内总是习惯用召开会议的形式商讨问题,且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到场,有时为了参加一个仅有1小时的会议,密歇根实验室的工程师就得往返飞上20多个小时。对方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竟谎称自己的孩子进监狱,他作为监护人不得离开美国。当公司高层得知真相后,不但没有怪罪这位工程师,还彻底打破了“逢会议必须到场”的老规矩。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交融互补,促使“圣龙”以此为起点,把产业输入全球。之后,“圣龙”又在英国利明顿设立海外实验室,现在又将目光投向印度这个新兴市场,欲兴建凸轮轴机加工和凸轮轴毛坯的合资公司,再次确定制造基地就近服务客户的国际化战略。

      罗玉龙说,预计到2015年,集团销售有望突破60亿元,其中依托全球创新“芯片”的新业务占比将达30%以上。

      企业样本2“泰来”从垃圾中烧出“宝藏”

      企业名片: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集核心设备开发制造、核心工艺研发设计、工程总包、运营管理为一体,在望春工业园区建立了占地50亩的设备研发制造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焚烧领域规模最大的环保公司,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感言:垃圾焚烧本身就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创业就要弯下腰来,练就一副柔软的身段,企业才可能获得更为长远的未来。

      3月11日,泰来环保位于伊朗德黑兰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最后的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7月便可投入使用。

      “垃圾焚烧本身就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作为一位新兴环保技术领域的成功企业家,泰来环保董事长鲍海明不但将焚烧发电这把火烧遍了全国各地,更是成为环保企业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早在2005年,泰来环保就抓住时机,以自主研发的“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填补了国内中小吨位垃圾焚烧处置的技术空白,解决了小城市及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垃圾处理难题。公司成立后,在山东、山西、安徽等多地成功承包了中小吨位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废弃物等工程。

      “伊朗这样的国外市场,拥有雄厚的财力,有许多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对国内环保企业来说,正是开疆辟土的机遇。”很快,鲍海明的目光就瞄向了海外。

      尽管有纯熟的技术和配套设备,但承接国外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还是与国内不同,鲍海明曾有顾虑:“到了国外,语言、工作习惯等所有后勤保障都不如国内那么得心应手。”此外,来自日本的同类企业也是泰来环保的强势竞争对手。在洽谈伊朗项目时,日本企业的专家团步步紧逼,不过,在同等技术条件下,给出近乎对方五分之一的报价,让泰来环保奠定了优势。

      2011年,投资700万美元的德黑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动工建设。这个项目中,单炉焚烧最大功率可达每天150吨垃圾,每天能满足10万至15万人口的垃圾处理需求。

      泰来环保的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系统除了进入德黑兰外,也在同年远销伊朗的萨丽市、诺莎市。2012年5月,伊朗副总统访华期间又与泰来环保签订了15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框架合作协议。2013年,泰来环保与泰国、越南、巴西等国家就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进行了深入合作。

      目前,泰来环保已经投入上千万元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并将企业每年收益的80%用于技术研发。

      企业样本3“东海”开设海外“仪表4S店”

      企业名片:宁波东海集团投资控股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量表、净水表、计时器、程控阀门、IC卡智能仪表、综合智能化资源管理系统等10家专业化制造工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海”创建的DH品牌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公司向海外投资发展扩张,先后建立南美秘鲁东海DH仪表制造基地、香港东海仪表公司,拓展全球市场销售网络。

      创业感言:走出去到海外设厂,除了规避海外贸易风险之外,最重要的是掌握他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行业的前沿技术,否则,企业做得再大,也摆脱不了为海外销售商打工的角色。

      目前,占地6亩的宁波东海集团比利时实验室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个位于比利时和法国边境的实验室建成后,将扮演起“侦察兵”的角色,帮助东海集团吸收掌握智能水表行业的前沿技术、研发出引领市场的创新产品。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光明认为,法国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水表企业,“东海仪表”和“鲨鱼”同游,可以开阔眼界,提高战斗力。

      技术“侦察兵”只是东海集团在其海外创业版图上画下的新近一笔。早在2000年,东海集团就远赴重洋,在秘鲁组建东海秘鲁DH有限公司,在利马的市中心拥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秘鲁公司设立之初只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随着公司不断壮大,现在的秘鲁公司更像是一个布局在南美市场的东海“仪表4S店”,拉近了东海集团与南美市场的距离。董光明说,秘鲁员工都是利马本地市民,有普通的产业工人,也有薪水不菲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他们不单要组装水表设备、负责市场销售,还将业务延伸到工程安装、技术维修等售后服务事项。

      现在,秘鲁的“仪表4S店”越做越大,平均每年可以直接为集团创造300万美元业务量。东海集团依靠“4S店”的优势,成功抢下利马自来水公司一单30万只水表的标的,令“东海仪表”在行业内名声大噪。“那一单价值400多万美金呢。”董光明现在还清楚地记得。

      如今,“东海仪表”在南美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还积极参与联合国重建项目,将销售网络扩展到土耳其、伊拉克、斯里兰卡等新兴市场。稳定的海外市场让秘鲁“4S店”的地位变得更加举足轻重,帮助企业稳定军心,潜心研究新技术。

      在秘鲁“4S店”建成的第二年,东海集团就创建宁波东海计量仪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每年以超过5%的销售额投入到研发中,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拥有国内领先的产品研发设施。

      强大的技术创新力又能 “反哺”海外市场拓展,形成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将建成的比利时实验室力争在2015年前让东海的主导产品全部通过欧盟认证,提高东海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