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以来,镇海农商银行在省农信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以普惠金融为载体,以争创区级、市级文明单位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达到一流服务、树立一流形象、创建一流业绩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一、积极落实文明创建工作,全行上下齐心协力,形成文明创建良好氛围。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镇海农商银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文明单位创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检查考核、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考核落实。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行上下层层落实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限期达要求”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履行地方性银行的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全力做好金融支农支小工作。
积极做好金融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把工作重点放在扩面增量和普惠金融工作方面,努力探索走出一条践行普惠性金融和追求可持续经营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银行业整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一是积极落实“丰收村村通”工程,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实现本行普惠金融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共同提高;二是陆续铺开“预授信”工程,采用“政府牵头、银行主推、部门联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大力推进信用创建的普查、建档等系列工作;三是实施网格化管理。在推进业务结构调整的同时,努力实现网点资源和所服务片区的无缝对接。四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扩大利率优惠受惠范围,实行个人纯农业贷款全部按基准利率执行,同时继续开发推广和运用“两权一房”等新型产品,大力发展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创新推出“设备融通保证保险贷款”、“股权反担保质押”和“票易票”等新型业务品种。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成效。此外,今年六月初,镇海农商银行在骆驼支行成功布放了镇海区第一台硬币自助兑换机,至目前共回笼硬币120多万枚,月均30多万枚,月均存兑量在全市各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二,并得到镇海区新闻媒体的聚焦和报道。
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该行将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研究出台本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五年规划,同时,开展了“专题党课”、“党委书记上党课”、“党风廉政基地参观学习”等活动。全行员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等活动,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行工会组织积极创建“和谐农商行”、营造“员工之家”,用“家”文化感染每位员工。行总部每年开展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十种人”排查,关注员工八小时内外思想活动状况,掌握员工思想脉搏,通过参加庆“七一”晚会、“廉政清风”朗诵比赛、“庆三八”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员工文化娱乐生活。
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形成争创文体卫生先进的浓郁氛围。
坚持组织职工开展业务知识、普法、党的知识、商务礼仪、防盗抢、消防安全、案件防控等方面的学习和测试,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通过制定出台《镇海农商银行发展战略规划》等课题研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农村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培育具有新颖的创建战略意识。建立党委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按季度开展班子集中学习。认真落实环保制度,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积极搞好绿化、美化,每月聘请第三方“神秘人”,对各支行当月卫生状况、服务礼仪等进行打分.广泛开展浙江农信文明示范服务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多家支行(营业部)获得创建荣誉。同时,以“做岗位能手,争从业标兵”为目的,每月进行会计人员和客户经理业务技能考试,使新老员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全员整体业务素质。
五、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提高镇海农商银行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为唯一发起人,出资2000万元,冠名设立镇海农商银行慈善帮扶基金,每年将基金收益100万元捐赠给区内困难群体。积极参与镇海区“连心解忧”、“联村结对”、“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五水共治”捐款活动,对所属招宝山街道“五水共治”活动捐款20万元,对结对的九龙湖镇长宏村“三改一拆”新农村建设捐款25万元,积极参与“镇海森林基金”,以单位名义捐款10万元,从而为镇海区的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镇海区金融办)